博主谈国内网球培养模式:介于举国体制和选手独立之间的混合制

来源:NBA直播吧

adminn.cn8月5日讯 对于当前中国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博主“乔乔eureka”在社媒发布长文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全文如下:

郑钦文夺冠之后,看到一些关于网球培养模式的讨论,内容都有些绝对。其实国内目前的模式更像是一种介于举国体制和选手完全独立之间的“混合制”。

1. 什么是“完全独立”?简单来说就是自负盈亏:收入自己拿,团队自己养。top选手靠奖金、赞助和代言费能养起一支包括教练、体能师、康复师等多个职能的团队;相对的,小选手基本养不起长期教练,甚至还有为了省钱住青年旅舍的。

2. 举国体制就是完全的对立面。国家负责一切开销,但相对的,选手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不能自主选团队,参赛计划也会受到限制。比如,若是全运会相关赛事和大满贯出现冲突,选手必须优先选择前者。另外,奖金和代言等收入也要上交相当比例给国家。

3. 目前的体系算是处在两者之间。一些选手(通常排名较低)可以选择留在体制内,另一些可以更独立,但即便是郑钦文,也没有达到完全独立的状态。2022年郑钦文第一次参加法网就打到了十六强,之后和武汉市体育局签署了协议,未来四年可以从国家拿到一定的资助和保障,其余开销由自己承担。王蔷、王欣瑜也是有国家资金支持的。即便拿了资助,选手在参赛和团队选取方面还是有着非常大的自主权,这是跟举国体制最不同的一点。

4. 从举国体制到混合制,功臣是前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2009年允许李彭郑晏四朵金花试水“单飞”,“只需将比赛奖金的8%和商业收益的12%上缴中心,并无条件参加国家队赛事,便可享受教练自由、奖金自由、参赛自由。”

5. “单飞”的最大意义,在于使得选手在网球这项职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项目里,能够与国际体系接轨:接触到前沿训练方法,找到匹配的教练,签约专业经纪公司提升商业收入。

6. 前面说的都是迈入职业网坛之后的情况,但是青少年选手如何培养?国内的话,也是举国和独立两种模式。李娜完全是体制内出来的。郑钦文原先是跟着李娜启蒙教练学习,后来进入到李娜教练卡洛斯在北京的网校(传承!)。这个时期的费用个人猜测是家庭承担的,因为不算非常的贵(有报道采访过郑钦文在北京网校的同学,大概一年几十万)。

7. 国外选手的话,早期基本上是自掏腰包在俱乐部/网校训练。也有不少选手在青少年时期去往异地/异国网校训练的,极少的人能获得网校的奖学金资助,但自己多少也要负担部分费用。德约家人甚至举债供他打球。随着选手开始前往各地参加比赛,培养花销只会越来越高。

8. 国内最“独立”的选手应该是商竣程。父亲是前国脚,母亲是乒乓球混双世界冠军,11岁前往美国训练,青少年排名最高第一,目前19岁,世界排名73。

9. 国外选手能拿到国家资助吗?其实也有途径。前日本一哥锦织圭就是在12岁的时候通过选拔,进入日本网协和一些大企业联合成立的“45计划”,拿到资助去美国网校训练的。美国、英国网协也有针对选手的资助计划。

10. 所以,培养好的人才,当然不能管太多,但也绝不是简单粗暴的“不管”,而是要找到国家与社会和个人的合作方式。个人感觉,从青少年到职业早期的阶段,是最适合国家介入的——这是选手资金压力最大、但天赋已经初显苗头的时候;最好的模式是把选手当作一个风投项目——提供资助、少许监督、事务上别插手。